主办:中共泸定县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:四川法治报社
您的位置:首页 > 焦点图 >
【市域治理】夯实基层治理 做好水电移民“后半篇文章” ——泸定县烹坝镇沙湾村
www.ld.ganzipeace.gov.cn 】 【 2022-07-25 14:55:04 】 【 来源:泸定政法声音

  沙湾村位于泸定县北部,距县城约12公里,幅员面积800公顷,国道318线穿村而过,处于“川滇藏香格里拉国际生态旅游区”的核心区,是进入川藏高原的最后一个低海拔休憩站。2020年经乡镇行政区划暨村级建制调整“后半篇”文章改革,沙湾村与油坊村合为沙湾村,辖4个村民小组,有490户1614人(其中移民群众142户840人),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.8万元,是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、全省“六无”平安村。

  

  沙湾村历经华电泸定水电站建设,曾经的信访大村以“治理+服务”为思路,以自治为重点,通过民主决策、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和县、镇、村三级从移民安置、群众工作、基础建设等方面共同发力,打造平安库区,实现自我管理、自我教育、自我服务的农村基层治理模式,实现了形象收关,基础设施趋于完善,各项社会事业生机勃勃。


1.jpg


  构建自我管理模式

  

  该村利用移民安置房闲置资源,开办民宿、农家乐,共同组建了沙湾村祥和民宿协会,该协会也是全县第一个公益性民宿协会,同时按照10户一网格进行划分,推选网格小组长,将120余户民宿全部入会管理,在规范民宿经营行为、提升民宿档次、保持环境整洁、调解经营纠纷、共享游客资源等方面实现自治。


2.jpg


  建立自我教育模式

  

  沙湾村作为泸定县率先启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村之一,以“党建引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大行动”为契机,创新实施了“红+黄”奖惩制度,由镇、村联合评比,对房前屋后清洁卫生较好的农户予以三段奖励:颁发“清洁卫生户”红旗、张贴表彰通报、发放物资奖励并优先聘请为村级保洁员;对不支持工作、卫生环境差的农户发放警示“黄旗”,警示教育“后进户”向“先进户”看齐,共同维护良好的居住环境,沙湾村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得到了县委、政府的肯定。


3.jpg


  建立自我服务模式

  

  该村坚持以村民议事协商为基础,组建沙湾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,成立沙湾村盛安乐商务服务有限公司,并将其作为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营、营利机构。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,该公司承接州内县(市)乡村振兴培训劳务中介业务,实现流水业务400万元,纯利润达30万元,实现了集体经济从0到30万元的飞跃。同时,该村积极思考用好用活集体经济资金,出资16万元,实施村内绿化、美化工程。通过集体经济的有效管理使用,村民在家门口挣取劳务工资,村内绿化美化环境有效提升,实现了集体与个人“双赢”。


编辑:潘红
泸定长安网版权所有